中医药产业资讯速递(第八期 11.05)
一、政策与监管 生产监管新规:《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》基于风险控制策略,允许对药材、中间产品及成品在风险评估基础上实现豁免检验,为生产企业科学减负。(来源:新浪财经)
配方颗粒标准:北京市药监局就《北京市中药配方颗粒标准(第十一批)》公开征求意见,涉及7个新品种,以加强配方颗粒的监督管理。(来源:北京市人民政府)
地方产业立法:河南省南阳市公布《南阳市中医药产业发展促进条例》,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,建立GAP基地、趁鲜加工基地等。(来源:大象新闻)
注射剂再评价: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工作已全面启动,旨在通过补充有效性、安全性研究淘汰一批临床价值不明确的品种。历史数据显示,2018年曾有14个品种因此被调出医保目录。(来源:同花顺财经)
二、科研与产业化 技术创新: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开发出“海河一号”中药组分制备平台,已在津药达仁堂投入应用,用于清咽滴丸的生产,实现薄荷有效组分的自动化、标准化提取,为中药国际化奠定技术基础。(来源:新浪财经)
区域产业建设:重庆市开州区政协召开专题会议,协商推进“重庆(开州)中药城”建设情况,聚焦区域中药产业集聚发展。(来源:澎湃新闻客户端)
三、企业动态 全产业链布局:中国医药在投资者问答中表示,公司正着力打造中药全产业链,在吉林、内蒙古等多地通过合作共建方式建立药材种植基地,覆盖人参、甘草等多种道地药材。(来源:新浪财经)
安全生产处罚:昆中药因“未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”被昆明市应急管理局处以61.7万元罚款。(来源:澎湃新闻)
四、产品与市场 消费逻辑生变:市场观察显示,片仔癀、安宫牛黄丸等传统高价中药出现量价齐跌现象。与此同时,抗衰及滋补类产品(如以岭药业的八字补肾胶囊)需求显著增加,终端价格大幅上涨,反映出市场消费热点的转变。(综合来源:东方财富网,天天基金网)



